秦始皇位面
右丞相冯去疾听到这笛声有些担忧:今上惜才,真把张良招入了朝廷,恐怕会成为第二个高渐离。
天幕上放出张良晚年云游四方的视频。
里面张良面容苍老,头发花白,穿着朴素,表情却非常云淡风轻,甚至怡然自得。
嬴政看着这画面,微微皱眉。
这个人确实很强,但也很难招揽。年轻时他四处寻求贤主,只为反秦;跟随刘邦后,一直忠诚冷静,给出的建议都非常符合局势,甚至逆转局势;功成之后,不贪图富贵,放得下名利,云游而去。
这样的人,除了灭秦别无所求,想要为他所用,很难。
嬴政想到六国都大一统了,招揽“汉初三杰”之事,总归不可能比这更难。思及此,嬴政轻轻笑了。
汉初三杰,他志在必得。
第14章 兵仙
天幕下的众人意犹未尽,还想听张良的事迹,但天幕已经讲到了韩信。
接下来是一段视频:
[一少年见韩信不受众人待见,也敢上前挑衅,当众羞辱道:“你虽然长的人高马大,佩带刀剑,但不过就是一孬种。有胆子,你就用手中的剑杀了我;没胆子,你就从我□□钻过去。”
韩信趴在地下,从少年的□□下钻了过去。]
天幕下的众人很不理解,韩信为什么要听这个少年的话呢?不能无视走开吗?
除非是走不开。
羞辱韩信的不是一人,而是一群,只是不像少年这样明目张胆。
天幕下的众人中不乏懂得兵法之人,赞同地点头。
兵法有云: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”
那位将领怕是想不到韩信不杀辱他的少年不是胆小,而是足够理智。
天幕上出现了韩信蹭漂母饭吃的画面。
【有关韩信的身世,正史没有记载,但也可以从史料的细节中猜出一二。可以肯定的是,韩信有佩剑。穷到四处蹭饭吃,在当时来说十分贵重的佩剑是怎么来的呢?而且还没有人敢抢他的剑,极有可能是未曾落魄的时候有的。
漂母说韩信是王孙,先秦时期的王孙是指国王的孙子。“漂母乞食”是司马迁写的,或者说,弄清楚西汉汉武帝时期的王孙是指什么,也就能明白韩信的身世。】
汉武帝刘彻看到这个后人的评价愣了,司马迁这么牛逼的吗?
牛逼这词是这么用的吧?现学现用。
前不久司马迁迎着风口为叛国投降的人求情,差点就被他杀了。
还好最后只是被噶了蛋,并不影响创作。
司马迁热泪盈眶,想不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史官也能够青史留名,得到后世这么高的评价。后人说他公正,他觉得要摒弃私心,更公证一点,不能受之有愧。
天幕下的众人:二十四史?华夏已经有二十五个朝代了吗?
“只有二十四史?”乾隆皇帝爱新觉罗·弘历心中高兴不已,“当朝修前朝的史书是共识,只有他钦定的二十四史,而没有清史,说明这后世盘点之人应该是大清的子民,宣统帝之后。”
还好他看了这一期的名臣盘点,不然就要错过这样的喜迅了。
天幕盘点的败家皇帝是亡国之君,他的大清不会有人上榜,可以放心了。
【韩信若真的是国王的孙子,我个人以为,首先可以排除韩国。韩信若是韩王孙,以韩信的才华,张良不可能看的上矮个里稍微个高一点的韩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