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量有点大,他实在没忍住,一用力掰断了手中的笔。
刘·屡战屡败·邦:“……”怎么说话的?
萧·没有存在感·何:“……”怎么说话的?
“说谁没存在感呢?”刘邦忍不住为萧何抱不平。
他关注了作者,但还是来到了殿外和众位大臣一起观看天幕盘点,方便交流。
萧何是他力排众议亲封的开国第一功臣,可以说没有萧何就没有他的今天,怎么就没有存在感了?
这后人评价是怎么回事?
群臣见刘邦吐槽,也纷纷声讨天幕上后人对萧何的评价。
刘邦听着总算舒坦了。
满耳朵都是夸赞恭维的萧何:哭笑不得。
天幕上的声音再次响起,刘邦想听听萧何没有存在感的理由,示意众人安静。
也许这是欲扬先抑呢?
刘邦:“……”这话扎心了啊,这样揭他老底真的好吗?
刘邦:“……”
萧何:“……”
群臣:“……”
好了,知道了,萧何确实没有存在感,在历史书上着墨不多。
何止着墨不多,就一个名字啊摔!
“帝师,兵仙……”嬴政琢磨着,能得天幕如此高的赞誉,他倒要见一见。若这二人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,不能埋没在民间。
当务之急是先把萧何找来。
外面雷雨交加,嬴政命人关闭了殿门,隔绝雨声,紧紧盯着眼前,不敢错漏一字,期望借助天幕的提示找到萧何这个人。
若能为他所用最好,若不能……
杀!
第10章 项羽被坑
嬴政迷茫了,沛郡丰邑他知道,什么是江浙沪包邮区?
各朝各代的皇帝和大臣们也懵了。
明明一看就懂的地名、官名,被天幕这么一解释,变得高深莫测起来。看来后世的地域划分和官制同现在差别很大啊,能讲就多讲点呗!
曹叡还在为世家坐大的事情忧心,不由得畅想:不知后世是如何选拔官员的,若是能借鉴一下就好了。
然而,他又有忧虑。
后世人人都可读书,每年能考上顶级学府的就有数千名学子,魏朝能比吗?怕是连组织一场大规模的考试都难以实现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
因为读书几乎被世家大族垄断了,寒门难出优秀的人才,平头百姓能读得起书或者说重视读书的人太少了。
书籍靠人手抄,十分稀少,纸张也很贵,用竹简又太过笨重。
他想让人人都能读得起书也太不现实了,把国库掏空都支撑不起这么庞大的开支。
这样的国情,真的能够借鉴后世?
人人都有书读,后世的百姓也太富有了吧,课本是用竹简做的还是用十分昂贵的纸张做的?
他很想知道。
可惜天幕并没有听到众人的心声,没有在地域划分和官制方面细说,也没有提到四大发明。
【刘邦押送服役的人去骊山,半路上有不少人逃跑了。刘邦悲观地想,照这样下去,等到了骊山估计人都跑光了,干脆就把人都放了。
私放囚徒的罪名可不小,沛县的家肯定是回不去了。刘邦和一部分愿意跟着他的服役人员躲进了深山老林里。
这就苦了家中的妻儿,被沛县的县令抓进了牢里。
好在刘邦的岳父和沛县的县令是故友,有这层关系在,也就有了可以转圜的余地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