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民鱼水情?
当看到这个回复的时候。
所有帝王都为之一怔。
很明显。
他们并不是很理解沈飞发的这个消息~。
不过。
沈飞在发出这则消息之后,并没有为帝王-们解释太多。
而是直接断开了连接。
“呼”
躺在床上的沈飞长长呼出一口-浊气。
紧接着一个鲤鱼打挺,直接从两米五的大床上跳了起来。
精致走到了书房。
坐在了电脑桌面前。
原本。
沈飞还在纠结下一期讲什么比较合适。
但刚刚。
在看了帝王们的争论之后,他就已经有了一个最好的方案。
【铁血军魂】番外篇。
【众志成城:军民鱼水情】!!!
为什么呢?
原因很简单。
因为沈飞通过帝王们的对话,发现他们压根就不明白。
种花家士兵的强大究竟在何处!
不是什么飞机坦克!
也不是什么坚船利炮!
为了不暴露我军伏击地点,在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之中一动不动,硬生生冻僵。
同样为了隐蔽,即使是被肆虐烈焰吞噬也纹丝不动!
碉堡中重机枪不停吞吐火舌,阻挡我军前进,他可以直接用身体做支撑,引爆地堡!!
空余一人的阵地,他愤然抱起炸药包,纵身一跃跳进敌群,用七尺血肉之躯践行人在阵地在的铁血军令状!
队友全部牺牲,看着冲上来的敌军,他拿起对讲机朝天怒吼:“为了胜利,向我开炮!!!”
诸如此类英勇之士,那块石碑上刻着的名字太多太多。
在那个时代。
如果单纯按照装备之好坏来评定战斗力。
那他们定然排不到前列。
但若是按战斗力。
地表最前一代单兵王毫无争议!
绿军装。
红领章。
半蹲马步斜端枪。
绝对的陆战王者!!
这是为什么呢?
原因很简单!
宇宙即我心,我心即宇宙。
心之力量强大,方为真正强者!
而种花家战士强悍的战力,也是来自于心之力量。
来源于人民子弟兵中的人民二字!!
抱着这样的想法。
沈飞立即开始着手制作视频。
但是他这次制作的。
并不是之前讲述过的先辈战士。
而是80、90年代的新一代种花家战士!
而在沈飞着手制作视频的时候。
各个位面的帝王们,也都纷纷开始思索起来。
大秦位面之中。
秦始皇双手负于身后,站在咸阳宫大殿之中。
沉默不语。
秦国之战力,举世无双。
强到什么地步呢?
战国七雄中其余六国心里都将大秦视作最大威胁。
为了抵御强秦。
纷纷搞起了军事合作。
而他秦国战力如此之高的根本,在于商鞅置顶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。
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“甲士”(敌军的军官)一个首级,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“公士”、田一顷、宅一处和仆人一个。
斩杀的首级越多,获得的爵位就越高。
证据是敌人的人头。
就是说在战后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,作为证据。
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“甲士”首级,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。
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,也可以转为平民。
杀敌人五个“甲士”可拥有五户人的仆人。
打一次胜仗,小官升一级,大官升三级。
此等重赏,才有了十万强秦锐士。
“军民鱼水情?”
秦始皇暗自嘀咕一声,摇了摇头。
于他所见。
这不过是妇人之仁!!
大唐位面之中。
唐太宗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。
静静的看着放在桌案上的那副寒光锁子甲。
脑海中不断闪过自己当初穿上这宝甲,和秦琼程咬金等征战沙场的场景。
“军民鱼水情?”
“朕的瓦岗五虎,靠的是兄弟情义!”
刷!
李世民将那盔甲放到一边。
然后拿起御笔。
给那些随自己征战的老将们,一人写了一封信。
宋太祖赵匡胤、明太祖朱元璋、汉武帝刘邦。
这些帝王们都在沉思。
思考自己御下的数十万战士,都是为何而强大!
短短一天。
还未等到众多帝王平复情绪,正当众人为之期待的时候。
但就在这个时候。
本来还没有任何画面的画卷,突然出现了一道新的画面。
【种花家之伟大事迹】
【众志成城,军民鱼水情。】
顿时之间。
随着这一行字幕出现之后
紧接着,一阵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,顿时间传播四海,威严不凡,直接是响彻了整个神州大地的各个位面之中。
随着沈飞的声音响起,各个朝代的帝王皆是震撼不已。
这不单单一个时代的强盛。
更是展现着整个民族的不屈气节。
纵然横跨数千年。
然而,血脉中流传的骨气却是从未动摇,尤其是到如今的时代,更是傲视天下。
看到如此热血的场面。
听着沈飞所说的那一番话,这些帝王怎能够不震撼?
只是。
就在下一刻。
一个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了。
只见,在每一个帝王的眼前,骤然出现了一个提示。
“历代王朝皆已盘点,制作者沈飞可满足诸位最想游览的伟大事件,可选择提交目标。”
看着眼前的提示。
诸位帝王皆是目光一怔,全都是以为自己看错了。
顿时间,每个人都忍不住的到开始询问起来。
祖龙:“这什么意思?”
刘邦:“能指定目标么?”
汉武帝:“让朕先来,尔等退下。”
王莽:“前面那个小黄毛,你搁这装什么老大呢,老老实实排队去。”
杨坚:“朕先来。”
李世民:“朕作为千古一帝,朕想看一下”
武则天:“陛下,让妾身先来吧。”
李治:“你真的好意思!”
朱棣:“你们唐朝圈真乱。”
赵匡胤:“同上。”
忽必烈:“同上。”
朱元璋:“按照沈飞先生这个意思,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指定一个事情?”
和以往一样。
这道提示的内容,不单单是祖龙一个人看到,而是每一位帝王成员,都能够看到。
面对这样的提示。
如同祖龙这种立下丰功伟业的帝王,自然忍不住比较一下。
因此。
当看到沈飞发布的提示后。
祖龙和李世民等人,立马是思索自己想要了解的。
然而。
未等到他们的提交,榜单上忽然发生了变化,骤然出现了一行字。
【首个目标已确定——隋炀帝。】
看到这里的时候。
聊天群里的帝王们不由一怔,皆是恨自己手速太慢。
祖龙:“好你个杨广,竟敢抢在朕的前面。”
李世民:“好你个昏君。”
赵匡胤:“汝不过是个贪恋美色的昏君,有何脸面看后世繁华?”
杨坚:“儿啊,你先别着急,让爹先爽爽。”
不过很显然。
此刻的杨广丝毫不理会这些吐槽,而是一副洋洋得意的姿态,下一刻直接说道:“沈飞先生,朕想看看后世的水利工程,能达到哪般地步。”
这话一出来。
刹那间,便是引起了诸多帝王的鄙夷。
杨广这话一出来,那边是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
原因很简单。
众人皆知,杨广是一位亡国的暴君。
要说他的成就,无非就是科举和京杭大运河。
而在这当中,真正让科举发挥作用的,却是此后的李世民和武则天,和杨广反倒是没有太大的关系。
所以说,杨广真正能够令人称道的,怕是只有这京杭大运河。
正因为此。
瞧见沈飞发布的消息后,杨广率先站出来。
一句话。
朕要装逼了,尔等暂且退后。
然而。
杨广他不知道的是,接下来的一系列画面,非但没让他装逼成功,反而是让他自己彻底的自闭。
很快。
如同上次一样。
一道白光闪烁之后,这各个帝王都出现在了榜单位面之中。
祖龙迎风伫立,身上黑袍猎猎作响。
即使是身处所有帝王中心,其身上的威压气势也是无与伦比!
一旁。
刘邦身为祖龙的迷弟,立刻缓步行至祖龙身旁,打起招呼。
“政哥,今个气色不错啊。”
祖龙环视一周,发现这人居然没有和其余皇帝一样,穿着黄色衣袍,反而是和自己一样都穿着黑色龙袍,随即皱眉问道。
“你是何人?”
听到祖龙居然把自己给忘了,刘邦立刻着急起来。
“是我啊,你的迷弟刘邦啊。”
听到这话。
祖龙又再打量了一下,眼前这个看起来有些猥琐的人,稍显疑惑的问道。
“那个泗水亭长,你换皮肤了?”
最近这段时间。
众人在王莽和沈飞那里学习了不少的新鲜词汇。
而再说刘邦。
看到祖龙认出了自己,刘邦脸上失望神色立刻消失,张开双臂原地转了一圈,得意的炫耀起和祖龙同样的黑色龙袍。
“之前你看到的我征尘仆仆,现在你看到的我,可是大汉的开国君主!”
随即。
只见刘邦振臂一呼,所有汉朝帝王全都站在了他的身后,看起来气势颇为不凡。
胡亥一看,哪里还忍得住?
这汉朝仗着人多欺负大秦人少,这不是赤果果的挑衅么!
然而还不等胡亥上前,看起来样貌很年轻的杨广就从人群中走了出来,不耐烦的吐槽道。
“干嘛干嘛?”
“把这当成你们大汉男模队的t台了?说正事!我们可是来看种花家的水利工程的!”
“看看这种花家水利工程,能不能南起余杭,北至涿郡,打通南北航线,功在千秋!”
杨广双手叉腰,脸上神气十足。
他是字字不提“京杭大运河”,却字字再说“京杭大运河”,差点就把“京杭大运河”五个字写在自己脸上了!
眼见他如此嚣张,我勤政四爷——雍正帝不乐意了。
“你这昏君为了一己私欲强修大运河,不过歪打正着,还有脸出来嘚瑟!”
昏君?
一己私欲?
自己充其量就是个暴君,怎么变成昏君了?!而且这修大运河怎么就是为一己私欲?!
杨广不是傻子,眼珠一转立刻就明白了事情的缘由,立刻铁青着脸开口叱道。
“李氏小儿!给朕滚出来!”
听得自己被骂,一向脾气火爆的唐太宗李世民却是罕见的没有反驳。
然而是立刻转过身子,隐于众人身后。
他不敢和表叔对骂的原因很简单。
因为后世所认知到的隋炀帝,大都是从自己唐朝编纂的《隋书》和唐朝民间小说《隋唐英雄传》里了解的。
唐朝史官“公平公正”的,给自己表叔给抹黑了亿点点。
将岁操之过急、不体恤民情,但也有所文治武功的暴君,彻底黑成了一个好大喜功、荒淫无道的昏君头子。
这司马迁看了都得落泪啊!
不过此刻。
李世民只想高歌一曲《情非得已》,因为他唐朝的大将可都是从瓦岗寨、十八路反王、六十四路狼烟里出来的。
这要客观评价隋炀帝,大唐岂不活脱脱的无理造反派!?
因此。
李世民虽自知理亏,但还是躲进人群中在心里疯狂呐喊。
“表叔可以黑,朕的大唐绝对不能黑!!朕可是冰清玉洁的唐太宗!!!”
也就在此时。
刚刚被杨广怼的汉朝男团也开始发力了。
刘邦看着眼前桀骜不逊的杨广,不屑的说道。
“不就是水利工程么?我政哥都没说都江堰,你嘚瑟个毛线。”
看到自己高祖出站,原本就跃跃欲试的汉武帝刘彻也跳了出来。
“高祖说的对!不过秦皇汉武,秦虽有长城,但朕也有【丝绸之路】这个文化工程。所以除了秦、汉,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!”
刷!
顿时间,随着汉武帝刘彻的这番话说出口,周围所有帝王的目光,齐刷刷的落在了刘彻的身上。
面色极不友善。
看过之前的盘点之后。
他们不否认秦、汉很强,但他们身为帝王也是要面子的!!
“开局一个碗”的朱元璋直接从人群之中走出,盯着汉武帝沉声说道。
“年轻人。”
“我劝你低调点,做人不要太气盛!”
刘彻不屑一笑,高举双臂朗声道。
“不气盛叫年轻人嘛?”
“我大汉盛世华彩,气贯长虹!”
这嚣张的模样,要不是认他汉朝为正统的帝王很多,只怕是要被群起而攻之!!
站在人群中间的王莽看了直摇头。
“还好这逼生在帝王家,要不还能活到现在??”
而再说清朝皇帝那边。
当乾隆听到“文化工程”这四个字的时候,整个人立刻来了精神。
“既然说到了文化,朕六下江南,期间留下诗篇佳作无数!也一定算精神文明建设!肯定不比他种花家的差!”
乾隆眯起双眼,似是在回忆大明湖畔的故人,暗道一声。
“雨荷!”
刷!
他猛然打开折扇,做江南四大才子模样。
折扇上书“十全老人”四个大字。
“呕”
一旁的王莽看不下去了,直接干呕一声讽刺道。
“你说的是:一片一片又一片,两片三片四五片,六片七片八九片?”
听到这种话语,身形瘦弱的李煜瞪大双眼。
“此等言语也能称之为诗句?”
王莽接着补刀。
“像这样的诗,这货写了一千多首!!”
周围的帝王听到这个,那可都是笑的直摇头啊!气的乾隆立刻拂袖而去,找他康熙皇爷爷去了。
就这样。
帝王们闹腾了近十分钟,沈飞才走了进来。
事实上。
他很早就到了。
不过自从上次看到帝王“肉搏战”之后,他发现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帝王,聚在一起就成了活宝。
看他们唠嗑、动手,可比听相声看球赛得劲多了!
甚至。
沈飞还提前准备好了瓜子饮料,和天生八卦的武则天躲在一旁,边吃边看。
直到时间差不多了,他才走了出来。
而看到沈飞出现之后,还是祖龙率先上前行礼。
“秦朝嬴政,拜见沈先生!”
随后。
所有帝王也都纷纷停手,对着沈飞的方向恭敬行礼。
“吾等,拜见沈先生!”
再说沈飞。
对于众帝王的行礼,他脸上没有露出任何的怯意。
只是踏出一步,同样弯腰回礼。
“诸位无需多礼。”
随即站的笔直,深色中山装更是将其气质衬的更加干练、挺拔!
如同岩壁劲松,气冲云霄。
身上爆发出的气势竟不比这些睥睨天下的帝王,差上半分!
此等气势。
立刻引得众帝王,包括千古一帝祖龙在内,都是微微一怔。
他们皆是发觉,这沈飞先生今日气势较之先前,锋锐了许多。
于是。
他们内心对沈飞这个“上苍使者”,显的更加敬佩起来。
只有王莽一人除外。
他目光灼灼的看着人群中央,如同被众星捧月般的沈飞。
和别人不一样。
王莽对沈飞转变气势,多的不是敬佩,而是自豪!
他知道。
沈飞之所以会变的如此强势,不是倨傲。
而是因为他现在代表的是现代的种花家,他不是一个人,他是象征着后世十四万万同胞!
“故乡”
王莽默默嘀咕。
而沈飞也特意与其对视了一下。
刹那间。
两人再度会心一笑。
下一刻。
沈飞迅速收起笑容,面容庄重,开始进入今天的主题。
再前几期的盘点过后。沈飞就开始思索,接下来要盘点什么内容。
但他绞尽脑汁也是没有考虑明白。
倒不是说沈飞没内容可讲。
恰恰相反。
他早早就准备好了诸多方面的盘点视频,只不过是纠结本期最适合盘点哪方面而已。
众口难调。
即使自己绞尽脑汁挑选出来一个内容进行盘点,也肯定会有帝王觉得不合适。
但沈飞突然意识到。
这剪辑视频,并不是什么最合适就播放什么。
而是观众最喜欢什么,就剪辑什么!
索性。
将选择权交到众帝王手中。
只有脚才知道,什么鞋子是最合适的。
同样。
只有帝王自己,才知道自己最想要看什么!
而且。
沈飞信心十足。
无论帝王们想要看什么,身为榜首的种花家都会将他们折服!!
这就是沈飞心中对种花家腾飞实力的肯定,自信!!
而事实也证实了,沈飞的想法一点不错!!
隋炀帝提出的水利工程,正是他准备的一个大类盘点项目中的一个小类!
此时此刻。
沈飞没有过多废话,直接进入正题。
他望着众位帝王,抬手朝着天空轻轻一挥。
刷!
随着沈飞手臂落下,湛蓝天空上方,瞬间出现了一行金色大字。
【大国重工(一)】
【南北两利,共饮一江水!】
这些大字持续了大概十秒,随后化成点点金光,散于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。
与此同时。
沈飞沉稳的声音再度响起。
“水脉。”
“简简单单的两个字,但却是任何生命的源头!”
“水脉是什么?!”
“于人来说,是血脉;于国来说,则是命脉!”
“泱泱华夏。”
“幅员辽阔,地大物博。”
“但追根究底,这些靠的都是川流不息的水脉!”
“但是!”
“南北气候、地理风貌极为不同。”
“这也导致了种花家南北的水资源分配,极为不均匀。”
“从大的方面看。”
“北方地区,黄河、淮河、海河三流域附近的耕地占全国40%,但水资源只占8%。”
“若是风调雨顺。”
“耕地还能得到应有的收获。”
“但只要当年雨水稍微缺乏,往往就会导致万顷良田颗粒无收!”
“甚至有些本就严重缺水的地区,连日常引用的水都保证不了。”
“为了能喝上一口水。”
“他们很多人都需要步行到几公里之外,用水桶一次又一次的接水。”
“他们一生只洗三次澡。”
“出生、婚假、去世。”
“而对于雨水颇丰的南方而言。”
“水更多的象征着洪洪魔!”
“每到雨季。”
“肆虐的洪水都会化身百姓的梦魇。”
“自三皇五帝起,历经上下五千年!”
“洪涝二字便如附骨之疽一般,萦绕在炎黄子孙的心头,挥之不去。”
“据史书记载。”
“我华夏两条主要江河洪涝频发。”
“海河,自1368~1948年,约500年间,共发生水灾387次,平均每三年中就有两年会发生水灾。”
“黄河,字公元前602年以来的2600年间,决口达1593次,重大改道26次。”
“良田颗粒无收,百姓流离失所。”
“且大灾过后,必有大疫!”
“古往今来,不只有多少生命陨落在这洪涝灾害之中。”
“因此!”
“历朝历代,只要是明君都会去修建水利工程,来削减洪涝灾害的威胁。”
“种花家作为盛世榜首,自然也不例外!”
“他们决心修建一个史无前例的水利工程!”
“这项水利工程的名字叫做——南水北调!!”
“南水北调。”
“顾名思义就是说,建立一个通道,将水资源较为充沛的南方和北方连接起来,让北方的地区可以用到南方的水!”
“可这谈何容易?”
“不说种花家幅员辽阔,各个地方水土地理情况更是各不相同,情况万分复杂。”
“单单是长达近八千里的工程长度,就让人望而生畏。”
“实在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!”
“可种花家却毫不畏惧!”
“无数工程师焚膏继晷,基建工人前赴后继,在华夏大地上挥洒智慧和汗水,甚至是生命!!”
“因为!”
“种花家无数血脉相连的同胞,心中都有共同的梦想!”
“共饮一江水!”
沈飞慷慨陈词,声音极具感染力。
天空画面上也开始播放,种花家的工程师设计、建设各种沟河灌区、调水管道的画面!
听着沈飞的叙述。
所有的帝王们都屏住了呼吸。
此刻。
没有人再有内讧的心思,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。
暂时抛开了朝代之分。
就如同沈飞刚刚所言一样。
泱泱华夏五千年。
共饮一江水!
顿时间。
帝王们都被专属于种花家的浪漫,吸引了!
祖龙:“南北横跨八千里,只为共饮一江水。有几分赳赳老秦,共赴国难的意思了!”
隋炀帝:“八千里!!真的有八千里么?!朕倾全国之力修建的京杭大运河,也不过三千余里。这种花家无愧于盛世榜首!!”
刘邦:“最为恐怖的是,你杨广修建完大运河,国没了。这种花家居然依旧强盛!”
李世民:“朕认为,此等工程不亚于那‘蘑菇蛋’!”
朱元璋:“咱祖上三代贫农,可是知道缺水的苦,这种花家居然有如此大魄力,咱佩服!”
雍正:“想当初,一条黄河就搞的朕的大清风雨飘摇,这种花家居然能够修建如此工程,朕不如也。”
所有帝王。
全都紧攥着手。
满脸震惊的看着空中,那正在播放的南水北调工程。
相比较于众帝王的震惊。
沈飞却淡然的说道。
“诸君。”
“请随我一同前往观看!”
话音落下。
如之前一般,所有帝王都感觉到一阵眩晕。
数秒过后。
他们便发现自己出现在了一个平原之上!
放眼望去。
四周郁郁葱葱,鸟语花香。
阳光洒下。
一汪碧水波光粼粼。
活脱脱一副世外桃源般的人间仙境!
看到如此景象。
诸位帝王只感觉心旷神怡,各个都打起精神,等待沈飞的讲述。
看着眼前如同世外桃源,但却杳无人烟的人间青山绿水。
沈飞面色肃穆起来。
心里对那些为“南水北调”工程添砖加瓦的先辈们,浮现出最崇高的敬意。
数秒钟后。
沈飞平复了一下心情,就开始介绍了。
“南水北调工程,是种花家乃至全世界都著名的水利工程。”
“总工程分为东线、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路线。”
“通过三条调水线路,将长江、黄河、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紧密联系在一起,形成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。”
当听到这里的时候。
所有比较精通人文地理的帝王都为之一怔。
尤其是雍正!
当听到沈飞说到这南水北调工程,居然涉及长江、黄河、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时候,他整个人的大脑轰的一下,略显沧桑的脸上满是不可置信之色。
回想康熙四十六年。
那时他雍正帝还是四阿哥。
黄河泛滥发大水。
数百万灾民流离失所,无家可归。
自己和老十三,前往江南筹款赈灾,可是亲眼见过黄河的治理是有多么困难的。
到最后。
自己足足花了二百多万两雪花银,再加上田文静等无数官服衙役,才将那一小段的黄河勉强治理成功。
每每想起那次黄河洪灾。
自己都是一阵后怕。
这要是没成功治理住黄河,大清朝肯定当时就玩完了!
同时。
自己也是凭借着这次赈灾治水,被皇阿玛高看一眼,为自己日后的登基打下了一个基础。
足以见得治理黄河的困难程度以及重要性!
可现在。
他听到了什么?
这种花家居然不仅在黄河之中引出支流,还同时动了长江、淮河、海河,这四大江河!
这是何等的底气?又是何等的技术!!
最重要的。
这种花家的国库,究竟有多么丰厚!!
“呼”
雍正长呼一口浊气。
而再说沈飞。
他可不知道,那位大清朝唯一一个提出废除贱籍的雍正帝,内心对种花家的南水北调工程,已经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。
当然。
就算知道了,沈飞也不会有任何的意外。
此等巧夺天工之超级工程,被人佩服不是应该的么!?
也就在这个时候。
沈飞的叙述也到了收尾阶段。
“南水北调工程,调水规模四百四十八亿立方米,总长度近八千余里!”
“彻底解决了七百多万人的用水问题!!”
“莽昆仑,上参天”
“终年皆白雪满山”
“路回九曲终无悔”
“壁破千重总向前”
“三线银龙腾势起”
“天赐琼浆霖甘露”
“喜饮丹江碧水绵”
“春风化雨润心田”
当沈飞说到这里时。
天空中也出现了一个画面。
只见。
一条条蜿蜒河流,如同飞天银龙一般。
从南到北。
湍流不止。
当看到这堪称命脉的碧水,途径坦坦平原。
最终。
汇聚到了缺水的北方。
干涸的河流渐渐涨了起来,焦渴的老井冒出了清澈的水。
绿油油的万顷良田上。
无根之水喷洒而出,映出一道七色虹光。
高楼大厦、千家万户。
只需要拧动一个银色的物件,就会有甘露源源不断的流出。
见状。
不说勤俭节约的杨坚、朱元璋、赵匡胤等明君,就是最穷奢极欲的昏君,都长大了嘴巴。
他们何曾见过如此景象?
皆都怔怔的看着眼前,一幕幕堪称神迹的画面!
尤其是杨广。
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。
他整个人再也没有了炫耀装逼的意气风发,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。
“这”
“这真的是人力能够完成的工程么?”
杨广失声自语,几乎自闭。
但也就在这个时候。
一个低沉的声音,突然响了起来。
“沈飞先生。”
“这南水北调工程确实称的上是旷世神迹。”
众人循声望去。
发现这说话的不是别人,正是千古一帝,祖龙!
他挽起黑金色的袖袍,缓步行至沈飞面前,目光犀利的盯着沈飞,像是要把他整个人从里到外都看穿一般。
让诸多帝王都颇为疑惑,不清楚这祖龙要搞什么名堂。
“前些日子,沈飞先生带着寡人听了龙吟天下,看了凤舞九天。本以为种花家和寡人大秦一般,皆为军事强国,民生定有所欠缺。”
说到这。
祖龙顿了顿,硬朗的脸上露出一股豪迈之情。
只见。
他向前踏出一步,朗声道。
“可今日得见种花家民生建设,寡人方才彻底承认这盛世榜首!”
“我老秦人血脉还在,华夏依旧万古长存!”
“纵使寡人大秦二世而亡,那又如何?”
慷慨陈词,霸气四溢。
使得在场帝王都暗自喝彩一声!
下一刻。
祖龙忽然畅快大笑。
笑声在宽阔的平原上广散而去。
可瞬息之间。
祖龙已收住笑声,目视天空上的画面,仿佛要将此等景象刻在心中一般。
“寡人有一问。”
话毕。
祖龙将目光从空中画面上收回,转过身子,重新盯着站在众帝王中心的沈飞。
刷!
顿时间,随着祖龙的这番话说出来,在场所有帝王都将目光投在了沈飞身上。
且不等沈飞做出回应,以朱元璋为首的几位帝王也都缓步向前,直接开口。
朱元璋:“咱心中也有一个问题,想要问问沈飞先生。”
崇祯:“同上。”
杨广:“还有朕!朕也有问题!”
眼看帝王们都出声询问,沈飞却没有一丝慌乱,淡然的说道。
“诸位请问。”
祖龙眼睛微微一眯。
“寡人的问题,这南水北调耗费多少人力,可有强征壮丁?”
这个问题问出。
杨广也立刻附和道。
“对!”
“这也是朕的问题,可有强征壮丁?”
在两人的追问下。
很多明君都摸索了下自己的下巴,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。
显然。
他们知道,祖龙和杨广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。
这是他们心中的心病!!
为什么这么说呢?
原因很简单。
首先就是祖龙。
秦朝大兴土木,建造秦长城,铺设秦直道。
杨广更不用说,征调上百万的劳役,强修京杭大运河。
虽说被唐史抹黑了些许,不至于是个昏君。
但暴君却是妥妥的。
这些被榜单盘点过后,他们嘴上不说,但心中难免有些不忿。
因为他们始终认为。
这修建大型工程,就算是功在千秋,也肯定会背上当代的黑锅。
所以。
他们非常好奇,修建了这惊为天人工程的种花家,是不是也和他们一样,被天下百姓咒骂!
要是种花家没有征调数十万、上百万劳役,他们就心甘情愿的被喷。
甚至。
只要是五十万劳役以下,他们也不再埋怨。
反之。
他们则继续保持倔强!
与此同时。
朱元璋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。
“咱的问题很简单,修建工程之时,可有大量人口迁徙?”
朱元璋目光之中流出一丝凌厉。
他可是穷苦出身。
曾经屋无片瓦,当过和尚,甚至还讨过饭。
开局一个碗这个梗也就来源于此。
而且。
他对事情的看法,往往和那些本就是“贵族血脉”的帝王们不一样。
在他年幼的时候。
就曾经流亡过,他知道那种背井离乡的凄苦。
这种痛苦。
在执政者看来是一片尘埃,但落在寻常百姓身上那就是一座大山!!
他想看看。
这种花家被列为盛世榜首,含金量究竟有多高!
“第三问!”
没有给众人反应的时间,崇祯皇帝紧跟太祖的步伐,继续开口提问。
“这工程的花费银两几何?可曾伤及国之根本?”
相比较于祖龙、杨广以及他太祖朱元璋的干练果断,崇祯皇帝的语气稍弱。
且在问问题的时候,神情也比较萧索。
此刻。
由四个帝王问出的三个问题,全部都摆在了沈飞的面前。
沈飞微微蹙眉,先是对祖龙等人抱拳是了一礼。
随即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。
他的心中念头无数,但是全部都被否决。
这四帝王的三个问题,可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。
首先。
祖龙、杨广以及朱元璋的问题,虽然问的都是人。
但意义却不一样。
祖龙、杨广两帝问的人是同一种人。
他们二人有很多相似之处。
心中对王权霸业有着疯狂的迷恋。
祖龙横扫六合,隋炀帝则是三征高句丽,都有开疆扩土的勃勃野心。
因此。
他们问题的重点再于,种花家是否也和他们一样,强征壮丁去修建工程。
他们问的人,是统治者。
意在问,可曾有领导阶层胜过他们半子。
但明太祖朱元璋不一样。
他问的人。
乃是和他发家之前,过着穷苦生活的百姓!
确切的说。
朱元璋问的是天下苍生!
至于崇祯皇帝。
从表面看来,他问的是国库银钱。
可他作为试图力挽狂澜的皇帝,口中的银钱绝不是简简单单的黄白之物。
这一点。
沈飞非常的清楚。